
最近的半年,很多使用中药备孕就诊人群,当吃了一个半月左右中药(我一般的调理周期是3个月),就准备要孩子了。但是当怀孕之后发现,没有几周时间,出现了胎停育、流产等现象。从西医角度说,胎气不能稳固的原因,60%在胎儿的问题,比如基因啊、染色体啊、胎盘发育不良等,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。30%左右是母体问题,比如子宫缺陷以及母体的一些原发病如肾炎、高血压病、动脉硬化、或者营养缺乏等等。剩下的就是外伤啊、血型不合等。但是从中医角度呢,各时代的医家都给出了辨证治疗的思路,比如肾气不足、脾虚痰湿、肝郁气滞等等。我在门诊发现,很多中药备孕后成功怀孕,但是又流产或者胎停的人群,最大的问题是“气多血少”。这就是在治疗上,要时刻记住的一句话:女子以血为本,常用肝血,易动肝气。我用中药备孕调治的基本思路:1.“肾生最早,肾足最迟”。这是国医大师柴松岩的理论。其实,她也说,这也是她总结前人的思想。我们老祖宗创造了“虚岁”,现在我们都是过阳历的周岁生日。但是老辈们就是讲究“虚岁”。虚岁是什么呢,我们在胚胎时期,就是一包水,“天一生水”,这是肾气的原形。所以说,我们每个人都是肾水先生——肾生最早。而肾气又是一直到成年(男为二八16岁,女为二七14岁),才开始逐渐的完备,这是“肾足最迟”,因为这个时候,五脏六腑中的心、肝、脾、肺气都已经非常的充足了。而肾气才一点点靠后天气慢慢充养。备孕调治的全程,都要考虑补肾填精的药物参与,但是在不同治疗时期,药物的量、总数量要有所调整变化,适应治疗需要。像杜仲、山茱萸、巴戟天、仙茅、蛇床子、女贞子、枸杞等,都是在动态调治过程中,加减出入的。不能不论时机,一股脑的往处方里加。从西医讲,这也是对脑垂体、卵巢功能的维持调节。2.“备孕首重调经,调经重在养血”。《景岳全书》说,“妇人所重在血,血能构精,孕胎乃成”。女子月经与排卵是齐步走的过程。受孕基础是稳定排卵,排卵的稳定性取决于月经的定时。无论是卵巢早衰患者,还是多囊卵巢的患者,治疗都是首先追求月经的定时和稳定。至于时间,比如是28天一次月经还是40天一次月经,这不是能否受孕的衡量标准。只要稳定、定时就有受孕机会。3.血海宜静不宜扰。女子以血为本,冲为血海,任主胞胎。冲任脉就像平静的湖泊一样,既要有足够的水,还要微风无浪。调经就像开闸放水,怎么放,什么时候放,放多少都是有规则的。但是无论怎么样的开闸放水,一定是保证湖泊的水面平静。这就是中医的“养血”。4.不可过度舞弄阳气。调经养血促孕的另一个原因是不能过度舞弄阳气。在整个调经备孕的调整过程中,一般是要根据身体状态,进行“泄浊养血、益气和血、补肾固血”三个阶段的治疗。而益气过程,只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小部分。很多内科理论中的“气能生血、气能行血”理论对不对呢,对。但不是绝对,这个妇科调整,就是不绕弯子,有湿利湿,瘀血活血,气虚补气,血虚补血···,不要过度的解读理论。至于温阳之法,我看了非常多的妇科大家都是讲究“徐徐而为”,比如使用菟丝子、蛇床子、女贞子、墨旱莲等温和药物,而不是附子、干姜、肉桂等峻猛药物,有舞弄洋气之嫌。回过头来说,开始的病例中,在调治备孕的中期,其实就是刚刚到了“益气和血”阶段治疗,就受孕的。一定是受到了这种气多血少问题的影响,胎气摇动,血海不稳,那么这个时候,时机未到受孕,胎停育、流产的可能性就很大。中药备孕的阶段用药法。1.三个阶段:泄浊;益气;补肝肾。(后面分开谈)2.三种状态:种子状态、土壤状态、环境状态。种子状态:我从来不提倡女性备孕患者使用西药促排卵,促卵泡生长。我治疗过的一些患者,使用了西药促排药,绝大部分卵泡属于“只长皮,不长核”的状态。就是排卵监测看着乱泡挺大,这是“气”足,但是空心的,实质性的东西不多,中医就相当于“精”少。种子,就是肾,就是少阴。这种看着挺大的种子,但是瓤太空了,“气足而精不足”种到地里,是不能生长的。尤其很多准备做试管等辅助生殖的女性,经常有这种问题出现。土壤状态:我们想种花,什么样的土更适合呢。一定是土壤表面干燥一些,拨开土壤,里面是潮湿的状态。这种种下去种子,更容易生根发芽。表面的干燥土壤,就是中医的“阳明燥土”,下面湿润的土壤,就是中医的“太阴湿土”。阳明太阴,就是脾胃。所以,备孕治疗在益气和血阶段,就是要调理脾胃,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啊。“经水为水谷之气”。这就是说,调经也好,备孕也好,这个中焦脾胃,是一定要调整的,我一般把它归到“益气和血”阶段来调整。环境治理:种一朵花,阳光,空气,水,风,都不能少。阳光要温和的,刚刚讲了,不能舞弄洋气,我们多用菟丝子、蛇床子这类徐徐温阳的药物;风就是肝气,女子以肝为本,常用肝血,易动肝气。肝气不能没有,也不能多。植物生长不能没风,不能“窝风”,窝风的植物长不高,也不能天天刮狂风。窝风就是空气不流动,比如抑郁的患者、内向的患者,这就是窝风;爱生气、发脾气、性格暴躁乖戾,这就是狂风;所以学中医的,都在讲“疏肝”“舒肝”。其实二者不同。疏肝是植物太茂密了,密不透风,要剪掉枝叶,疏通气机。这是生长旺盛,潮湿导致的,那就用柴胡、吴茱萸、生麦芽、小茴香,像一把把小剪刀一样修剪通风。自身抑郁的,一般就是这种,要“疏肝”。而“舒肝”是肝不舒服了,为什么不舒服?被别人气到了,暴躁,受到了压制,枝叶不能展开,这就得用香附、香橼、佛手、青皮舒肝。前者多寒,后者多热。其实啊,临床上治疗恰恰是反过来的,先治理环境,再调整土壤,最后研究种子。这也是符合泄浊;益气;补肝肾三个阶段的。码字就到这吧,整不动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配资炒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